要说对国家影响最大的科学家,钱学森绝对位居前列。1992年,自行车还是国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汽车都很少见的年代,钱学森就向国家提出建议,。这位国宝级科学家,为何能在30多年前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广阔未来呢?
1992年夏,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夏天,但因为钱学森的一封信,这个夏天又变得不再普通。
这一年盛夏的北京,钱学森桌上放着一份来自国外的汽车工业发展报告,这是他之前通过在美国的老友搜集到的。
报告中详细调查了美国、欧洲和日本的汽车领域发展数据,还特意关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。
那时的中国,老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,摩托车都很少见,至于汽车那都是政府部门才有的交通工具,距离普通人太遥远。
当时,我国的汽车年产量才堪堪超过6万辆,而且大部分都偏向于货车之类,汽车工业在我国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。
因为汽车比较少,在几乎所有人的认知中,汽车就是烧油的,根本没办法想象国外已然浮现了新能源汽车的苗头。
但作为国宝级科学家,钱学森却从国外的汽车工业发展现状,敏锐抓住了未来的发展趋势,也因此才有了接下来一封超越时代的信件。
在这封写给(时任国务院副总理)的信中,钱学森提出自己的预见,“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,我国汽车产量必将突破千万辆大关。”
如此巨大的产量和汽车保有量,燃油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,必定会成为国家难以承受之重,对石化能源的消耗也会加剧能源短缺问题。
想要解决这一难题,钱学森建议国家“跳过汽油柴油阶段,立即进入减少环境污染的新能源阶段。”
钱学森在信中提出的这个建议,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,而是事先经过严格的调查考证。了解到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后,钱学森就着手了解国内的电池状况。
当时,他专门跑了一趟广东,见到了正在研制新型蓄电池的科研人员,他们研究的氢化物-镍蓄电池,接近国际顶配水平,充一次电可以行驶250公里至300公里。
在哈尔滨,也有技术团队在努力攻关电池技术。通过南北两地的研究成果,钱学森看到了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车的希望。
“中国航天之父”、“中国导弹之父”……提起钱学森,大多数时候都是和航天相关,很少能将他和新能源汽车联系起来,因为我们没办法理解这位科学巨匠的伟大之处。
钱学森的一生,和中国紧密关联,他先后做出5个重大抉择,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,也影响了国家的命运。
幼年时,在父母的支持下,钱学森就有着不错的天赋,数学老师觉着他数学好,应该报考数学系,国文老师认为他文章好,应当报考中文系,美术老师则建议他学画画。
1929年,18岁的钱学森做出了第一次选择,报考铁道工程学习制造火车头。那时候的中国内有军阀混战,外有强敌入侵,钱学森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,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。
1932年,正在上海读大学的钱学森,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上海狂轰滥炸,日军战机在我国空中耀武扬威,钱学森做出第二次选择,放弃铁道工程改学航空工程。
1935年,考取留美公费生的钱学森,踏上了赴美国求学的历程,并在1936年取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。
在学习过程中,他发现当时的航空工程主要是依靠经验,很少有理论指导,他做出了第三次选择,从一名航空工程师转为航空理论研究人员,成为冯·卡门教授的博士生。
1950年,听闻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,心心念念要回国,被美国无理拘禁,经过5年煎熬后,最终在1955年9月登上回国的邮轮。
回国后,钱学森根据各大军事强国的军备研究状况,提出了研制导弹的问题,而“导弹”这一个名字也由钱学森首次提出。
国家的需要,促使钱学森做出人生中第四次选择,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,一心为国家研制导弹、火箭。
1982年,71岁的钱学森已经从科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,他又做出了人生第五次选择,重回学术理论研究当中。
1986年,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如何起步的论证,钱学森投票给“飞船方案”,放弃了美国的航天飞机研究方向。
后来的事实上,技术成熟的飞船确实比航天飞机更容易操作,美国最终也不得不放弃航天飞机。钱学森对“飞船”的支持,让我国航天工业少走许多弯路。
1992年,钱学森前瞻性地提出“发展新能源汽车”的建议,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刻洞察,推动我们国家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。
传统燃油车领域,因为美西方国家发展早,重要专利基本掌握在这些国家手中,高端品牌也都被这些国家垄断。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我国企业弯道超车,闯出一片广阔天地。
2001年到2005年期间,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开始起步,被纳入国家“十五”期间的重大科学技术课题。不过当时市场比较混乱,大家对新能源汽车也没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。
当时,新能源汽车有两个分支,一个是美国采用的电动汽车,一个是日本选择的氢能源汽车。我国根据钱学森当年的建议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,最终也选取电动汽车赛道。
这个阶段,新能源汽车大多分布在在理论和技术探讨研究层面,虽然还没真正开始量产,不过给后面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2006年开始,有了之前的理论研究,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规范,行业定义和内涵进一步扩展,保障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2014年,在特斯拉的鲇鱼效应下,各大国产品牌车企纷纷加入新能源赛道,开启了新能源造车热潮,“造车新势力”应运而生,巅峰时期数量超百家。
从这时开始,新能源汽车的范围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、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驶入发展快车道。
近10年来激烈厮杀,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洗牌,众多早年加入的造车势力不断出局,又有后来者挤入市场填补市场空白。
目前,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,除了美国的特斯拉还比较坚挺之外,其他各家品牌的新能源车,已经被我国车企卷到死,奔驰宝马奥迪等大牌车企的新能源车,同样压力山大。
2005年至今,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,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也是慢慢的升高,慢慢的变成为消费者的购车首选。
截至2021年,我国汽车的产销量都在2600万辆以上,位居世界第一,是第二名美国的2倍,第三名日本的6倍。而在2005年,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刚超越日本,只有美国的零头。
16年时间里,我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规模膨胀4.5倍,是全世界汽车行业巨无霸一般的存在。
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,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顺理成章,而新能源汽车在这个基础上更是突飞猛进,一举碾压曾经高不可攀的燃油车品牌。
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赛道,只剩下中美两国,美国的特斯拉独力支撑,对决我国的一堆造车新势力,曾经的燃油车强国德国、日本等,没有一个叫得出名字的品牌。
特斯拉很强,但在2022年上半年,比亚迪全球销量超64万辆,特斯拉销量为56万辆,被比亚迪反超。
中美两国的新能源车企,把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吃干抹净,最多给其他汽车品牌剩下一点残渣。
新能源车的快速的提升,让我国的汽车出口业务随之暴增。2023年,我国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,而在2020年之前的10年里,我国汽车出口量几乎是原地踏步。
我们错过了燃油车的黄金发展期,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我国不仅拿到了入场券,而且还是头部玩家,先发优势再加上强大的工业基础,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必将占领世界。
目前,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9%,继续发展下去,德日汽车厂将无立锥之地,日产汽车一位高官透露,“日产可以支撑的时间,只剩12—14个月!”
新能源汽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已经危及燃油车企的生存发展。幸运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布局较早,这方面,钱老的贡献可以让我们铭记。
钱老说的没错,而且非常有道理,但钱老说的新能源车不代表是电池车,而是一种新型燃料来代替汽油供内燃机燃烧的新能源车。
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|乐鱼体育官方网站|乐鱼登录地址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25219号 集团电话:400-777-6575 24小时技术支持:15936088889